2025-08-03 05:53:47

夏茂粹:台湾地区现存民国档案综述

(二)分布

台湾地区现存民国档案的分布与台湾当局对档案的管理体制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台湾方面还没有专司档案管理的档案馆,隶属于“行政院研考会”的“国家档案局筹备处”在2000年3月1日才设立,目前,仅处在有关规章的起草阶段,其第一个向岛内征集的“二二八事件”档案工作也仅刚刚起步。所以,台湾地区现存的民国档案或依据其形成机关的延续关系仍保存在各相关机构,或依据其使用类别分别收存在相关研究部门。其主要分布情况为:

一是位于台北县新店市的“国史馆”,该馆的主要职能是编史和保存各部门移交进馆的档案。截至1995年,该馆存有民国档案20多万卷,另存有人物档案18万卷(件),照片档案10万多张。主要包括台北“总统府”于1961年,陆续移送从大陆运台的15430卷国民政府档案;台北“行政院”秘书处于1972年至1993年分批移送的大陆运台及在台已失时效的16931卷行政院档案;台北“内政部”于1973年移送的大陆运台的16421卷内政部档案;台北“外交部”1975年起分批移送的大陆运台的4015卷外交部档案;以及财政部、交通部、教育部、粮食部、资源委员会、赔偿委员会、卫生署、国民大会、考试院、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等机构的档案;蒋介石、阎锡山等人物档案;1945年台湾光复后形成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台湾省政府、台湾省地政处等机构的档案等等。目前,该馆大部分民国档案已对外开放。

二是位于台北北郊阳明山的“国民党中央党史会”,该会现已改为“国民党党史馆”,所存档案号称300万件以上,多是原始档案。有孙中山、蒋介石等国民党重要人物档案,国民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史料和历届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会、党会及中央政治会议、国防最高委员会的会议原始文件,还有口述视听资料、书刊资料等。该馆所存档案已部分对外开放,还发行“近代中国”杂志、举办史料展览公布档案,其收藏的《临时政府公报》、《军政府公报》、《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公报》、《国民政府公报》等,已经影印出版,长达26册的大部头专题史料《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是该馆史料编辑出版的重要成果。

三是位于台北市南港区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该所保存的民国档案主要是北京民国政府时期的外交部门档案和经济部门档案,其中外交部档案2446函,经济部门档案已开放16150函,地图15000多幅。这些档案形成的时间大多为清末至民国期间。该所保存的大部分民国档案已对外开放。

四是位于南投市中兴新村的台湾省文献史料馆及“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保存的台湾总督府档案,这是日本在台湾50年殖民统治的原始记录。目前,该馆存有档案3万多卷(册),其中15000多卷为台湾总督府公文类篡,12000多卷为台湾总督府专卖局公文类篡,余卷为台湾拓殖式会社文书档案。文献史料馆隶属于台湾省文献委员会,该馆除公布档案目录信息外,还将档案扫描,制成光盘,对外提供利用。

除上述四个部门存有民国档案外,还有一些民国档案分散在台湾“海军总司令部”、邮政博物馆和“国防部史政局”及“国防部情报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国防部史政局”保存的主要是国民党军事档案,如国民党军队沿革档案、战史档案及重要将领档案等。其中“国共军调处”档案223卷和顾祝同个人专档104卷,尤为珍贵。“海军总司令部”存有中国海军建军史料,邮政博物馆有对日通邮车交涉文件等等。

台湾地区现存民国档案的编辑出版与开放利用

(一)编辑出版

台湾地区现存有民国档案的相关机构在民国档案编辑出版方面,可谓成果斐然。

以“国史馆”为例,该馆1996年前就出版了中华民国史料丛刊、史料丛书等民国史料。如编辑出版史料丛刊方面就有《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公报》、《中华民国海关华洋贸易总册》、《中国青年党史料丛刊》等,但其时间跨度为1902-1935年,其他部分均缺遗。其中《中国青年党史料丛刊》主要包括“醒狮周报”、“新路半月刊”、“民声周报”、“国论月刊”、“民宪半月刊”和“青年生活半月刊”等,这当中就有不少史料是从祖国大陆收集的。在编辑出版人物传记史料方面有《国史馆现存民国人物传记史料汇编》15辑,《罗家伦先生文存》12册,《蔡元培先生年谱传记》3册,另外,还有《胡汉民先生遗稿》、《于右任文集》等传记史料。编辑出版史料丛书方面涉及的专题较为广泛,共计有55种之多。如涉及抗日战争的专题有《长城战役》、《东北义勇军》、《台儿庄会战》、《七三一部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细菌战》等,涉及经济方面的专题有《资源委员会档案史料汇编》、《抗战前十年货币史料》、《国民政府时期的盐政史料》等等,涉及内政方面的专题有《中华民国内政史料汇编》、《役政史料》、《台湾土地资料汇编》、《台湾警务档案汇编——民俗宗教篇》、《江苏省及县市志略》、《中华民国褒扬令集》、《国民政府建制职名录》、《政府接收台湾史料汇编》等等,如25开、上下两册、长达1340页的《政府接收台湾史料汇编》,所辑史料以“国史馆”典藏的台湾省政府档案、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公报为主,包括日据时期法令的整理、日本产业与机关的接收、日侨的遣送与征用、旅外台胞的返籍等四章,是研究台湾现代史的重要史料。涉及外交方面的专题有《近代中韩关系史料汇编》,涉及交通方面的专题有航政、铁路、电信等史料汇编,涉及人物方面的专题有《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实录》、《孙中山的军事顾问——荷马李将军》、《马歇尔使华调处日志》、《孙连仲年谱长编》等。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涉及国民党党政专题史料,因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赘述。

(二)开放利用

在民国档案的开放利用方面,台北“国史馆”、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国民党党史馆、台湾省文献史料馆等机构也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台湾省文献史料馆针对馆藏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档案多为古日文文件和草书的特点,出版了11辑《台湾总督府档案》中译本,以及《日据时期东台湾地区原住民史料汇编与研究》等档案资料。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编辑出版了《外交档案目录汇编1912-1927年》、《经济档案函目汇编》、和民国时期《中外地图目录汇》等文件级专题档案目录。“国史馆”不仅出版了近年接收的原存放大溪镇的蒋介石档案的文件级目录,还将其制就了一套互动式光盘检索系统,对外公开发行。

在台湾,凡成年人持有身份证件,均可查阅开放的档案。但申请查阅档案的规定各单位有所区别。以台湾省文献史料馆为例,初次查档者要事先电话预约,且须填一份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永久地址、通讯地址、电话、著作、研究专长和服务机关在内的个人资料,申请借阅微卷每次不得超过5卷,复印本不得超过2本,当日阅览限当日归还;借阅、复制档案原件仅限于原件未制作微卷、光盘、或复印者,每次只准借阅一卷,摄影复制一份文件不得超过其总页数的三分之一,且限用于公务和学术研究,摄制者不得擅自重制、出版、展示或销售,并要立下字据;收费方面,微卷复印每张新台币5元,影印和电子档案复制每张新台币2元;开放阅览时间为星期一至五的9时至17时,单休日的星期六下午不开放,每年的12月该馆办理年终盘点,对外不开放;其他存有民国档案的机构在对外开放利用方面也设有诸多限制,如限制档案复印数量、对岛外利用者高额收费、只准利用者阅览令人头晕目眩的胶片、对重要档案借故不予开放等等。

从上述台湾地区现存民国档案的来源与分布、编辑出版与开放利用的基本状况可以看出,台湾现存的民国档案与收存在祖国大陆的民国档案存在人为分割的状况,两岸民国档案自身有着内在联系交织于一体的历史痕迹。开展学术交流,相互交流信息,档案史料互补,对于祖国统一大业及民国史学术研究都将是有益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乘索道用英语怎么说
西游记拍摄地——“天下第一奇山”河南驻马店嵖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