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靠谱的投顾? 这是一篇砸人饭碗的文章。投顾,通常是指在证券公司/银行/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工作的,与客户对接的客户经理/财富顾问,怎么称呼...
来源:雪球App,作者: 基金小克勒,(https://xueqiu.com/1188695121/237258825)
这是一篇砸人饭碗的文章。
投顾,通常是指在证券公司/银行/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工作的,与客户对接的客户经理/财富顾问,怎么称呼都行。
作为一个业内人士,我简单列举了几个角度,帮助大家判别,自己的投顾靠不靠谱。
①首发公募
首发公募,是投顾与客户利益严重冲突的一类产品。投资人一定要长个心眼。
首发公募基金的认购费率在0.8%-1.2%不等。为了激励销售,首发公募还会返还认购费给投顾,高至50-100%。
打个比方,客户认购了100万的首发公募,认购费1.2%。若认购费返还50%,6000块就进了投顾的口袋。
“XXX金牛经理,整装再出发”、“净值1.0开始算”,这些话术,都是忽悠人上贼船的。
持营的老基金对客户友好,券商和银行却不愿意推。背后的逻辑很明确:后端的管理费分成,不如首发认购费来钱快。
对于客户而言,新基金相比老基金,有百害无一益。
新基金认购费昂贵,老基金申购费打一折;
新基金有1-3个月的建仓期,老基金直接上车;
新基金无法提前预知成立后的规模,老基金可以尽情选择小规模产品;
净值1.0并不代表会比净值5.0涨得更快,基金涨跌幅完全取决于底层持仓证券。
观察一名投顾对于首发公募的态度,基本可以判别:TA是把客户当鱼来钓,还是尊重客户利益。
②锁定期产品
无力吐槽。最近这几年,基金公司很喜欢发一年持有期,甚至还有三年持有期的产品。美其名曰:帮客户管住手。
实际上就是想关门打狗,躺着收管理费罢了。
更有甚者,经理在锁定期内离职了,还不临时开放申赎。近期就有工银r信的袁F。
如果碰到投顾兜售有锁定期的产品,要么是想把你闷杀,要么就是不具备择时能力/没有意愿为客户提供投资时机的建议。
③KYC
作任何投资建议,或产品推介前,KYC(Know your customer)是第一条。
我们期望,能从投顾那里获取适合自己的建议,而不是面对一台产品推销复读机。
如果,你的投顾只是紧跟市场热点,推销一些”时令货“,那说明,TA没有把你当回事儿,不Care你后面能不能赚钱。
什么热销卖什么,这很符合人性。但投资若想赚钱,往往需要反人性。
何况,每个投资人的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不一样,每个人都需要适配自身的资产配置方案。
④私募挑选
一般来讲,卖首发和持营私募获得的销售激励,是没有区别的。所以,推介的私募产品,更能体现一名投顾的功力。
从销售角度,股票多头容易推,管理人知名度高、客户也更容易理解策略。
从客户配置的角度,就不一定了。头部股多扣完业绩提成后,收益大概率低于中上水准的公募。
客户更需要的,是公募里买不到的CTA/中性策略等,作为公募配置的补充。
推私募获得的业绩激励远高于持营公募。能否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就客户、做长线生意,体现了一名财富顾问的格局。
总的来讲,找到一名独立思考、为客户着想的投顾,还是要碰运气的。遇到了对的人,就好好珍惜TA吧。
【往期回顾】
自动赎回型期权产品选购指南
当下,正是投资港股的最佳时机
美股1948-2018行情复盘与观点总结
投资之路的几条经验教训
一个简单、高胜率的基金投资方法
A股择时全攻略(建议收藏)
基金规模——买基金,我最看重的指标
为什么不推荐投资小白买指数基金?
投资中的第一性原理
收益与风险——全面评估人民币资产的配置机会
核心资产和“赛道”,再跌多少才见底?
写给新基民的一封信:投资避坑指南
压岁钱投资指南
辞旧迎新,A股走到哪一步了?
研究固收+和债基就是浪费时间
劝退指南!为什么我从不碰港股和美股的基金
后理财时代大盘点——基金投顾、基金组合、FOF那些事儿
分享一个年化12%+,回撤不超过-20%的策略
升级版股债轮动策略
为什么不推荐认购兴全合衡?
如何科学地构建一个股票基金组合?
如何才能在资本市场赚到钱?
手把手教你看懂股市估值
我们赚的是β还是α?
为什么推荐个人投资者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