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道具的冷知识,看这一篇就够了
张伟全是谁?
你可能对他的名字不太熟悉,但你一定在电影中看过他做的道具。
比如,《使徒行者》中张家辉用于“爆樽”的糖胶玻璃樽,以及《春娇与志明》中的怪兽“趷趷刚”。
毋庸置疑,张伟全是香港最知名的道具师之一。
从业29年来,他参与幕后道具制作的电影达60余部,也因此被人称为“道具全”。
但,最冤枉的一次,要数他为《树大招风》和《迷城》制作道具钞票的经历。
因为制作的钞票过于逼真,且数量高达22.3万张,张伟全被判入狱4个月,缓刑2年。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了道具的重要性,以及道具制作的不容易。
接下来,小洲就正式给大家聊聊,那些关于道具的干货。
道具的作用
毋庸置疑,道具是为电影服务的。
具体说来,道具在一部电影中的作用又有以下四方面。
第一,是建立世界。
一部处于某个特定年代的电影故事,或者某个特殊类别的电影,就必须在片中铺陈相对应的道具。
比如古代的摆件和陈设,未来世界的高科技设备;以及香港武侠片中的各种兵器等等。
这个应该很好理解,小洲就不在此赘述。
道具的第二个作用,是塑造人物形象。
《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里昂,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职业杀手。
墨镜、黑大衣,以及枪支,是他的标配。
但,他内心又有柔情的一面,于是片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道具——绿植“银皇后”。
银皇后和里昂一样,都没有根,因而两者间产生了某种连接。
里昂对于银皇后的细心照顾,也反映出了他柔软温暖的一面。
试想,明明是嗜血如麻的杀手,但在生命最危急时却要保护一株植物。
一个冷酷而不冷血的杀手形象,是不是瞬间就立起来了?
此外,还有《V字仇杀队》里面的面具,以及《甜蜜蜜》里的米老鼠纹身等等,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而服务的道具。
《V字仇杀队》
《甜蜜蜜》
道具的第三个作用,是推动情节发展。
影史经典《泰坦尼克号》,是由道具“海洋之心”而开始。
在寻找这颗深蓝色钻石的过程中,逐渐揭示人物关系,推动情节发展,最终引出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
《泰坦尼克号》
高分国产片《疯狂的石头》同样如此。
通过一块珍贵的翡翠,引发了一系列的闹剧和黑色幽默。
整个故事情节和片中人物的命运,都随着这块翡翠的辗转而发生改变。
《疯狂的石头》
与此类似的,还有《指环王》中的戒指,《三块广告牌》中的广告牌等等。
《三块广告牌》中的广告牌
道具的第四个作用,是设置隐喻,深化电影主题。
比如《阿甘正传》中的羽毛,《盗梦空间》中的陀螺,《公民凯恩》里的玻璃球等等。
这样的例子,相信大家都能举出很多,小洲也不再赘述。
《盗梦空间》
影史百佳道具
去年10月份,Thrillist Entertainment评选出了“影史百佳道具”。
小洲看了一下,确实每一件都堪称经典。
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能为大家一一展示,就给大家列举一下前排名最靠前的几件道具吧。
TOP5《后窗》
Exakta VX 摄影机
《后窗》讲述的是一个因偷窥而被发现的血案:
一位因腿伤而在家休养的记者,每天用摄像机偷窥对面住户的生活,却意外识破了一起杀妻分尸案。
看过电影的朋友,应该都对主角的摄像机印象深刻,它由此成为了影史上最经典的道具之一。
有趣的是,这台摄影机厂商 Exakta VX 还借着电影打了个广告,这商业头脑让人不得不服。
TOP4《雨中曲》
雨伞
毫无疑问,《雨中曲》里最经典的一幕,要数主角吉恩 · 凯利在雨里的那段踢踏舞。
而他手中握着的那柄大黑伞,也成为了让人过目难忘的经典道具。
可以设想,如果他当时没带伞,会显得很落魄。
正因为带了伞而不打伞,才能凸显出他的个性,让观众感受到和他一样的快乐。
这样的设置,可以说是非常巧妙了。
TOP3《偷自行车的人》
自行车
《偷自行车的人》故事发生在二战之后。
失业多时的里奇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却在上班第一天就把珍贵的自行车弄丢了。
这里的自行车,不仅仅是一辆交通工具,并且还充满隐喻。
正如布鲁诺的扮演者恩佐 · 斯泰奥拉说道:
“战争刚刚结束,每个人都很饿,弄丢一辆自行车就像是世界末日一样。”
TOP2《公民凯恩》
玫瑰花蕾
在《公民凯恩》中,为所有观众留下了一大谜题——
凯恩临终前说的" 玫瑰花蕾 ",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一种坊间传闻是,玫瑰花蕾是凯恩在现实中的原型赫斯特,对其情妇隐私部位的爱称。
不管真相如何,这个充满神秘感“玫瑰花蕾”道具已然成为经典。
Top1《战舰波将金号》
婴儿车
《战舰波将金号》是向俄国1905年革命20周年的献礼影片。
片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当属敖德萨阶梯那段长达 7 分钟的屠杀场景。
当一个母亲被子弹射中后,她的婴儿车带着哭喊的孩子,滑下了长长的阶梯。
这个震撼且揪心的场景,也使得片中的婴儿车道具载入影史。
以上,就是小洲今天想给大家聊的电影道具冷知识。
你还记得哪些印象深刻的电影道具呢?欢迎在留言区补充讨论~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